造成打鼾的原因

睡覺打呼(打鼾)是許多人都會有的生理現象。據統計,40~60歲的成年人當中,約六成左右的男性睡覺時會打呼,女性則為三成左右。

打鼾的發生是由於睡著時,咽喉的肌肉放鬆,導致上呼吸道 (鼻、咽、喉嚨及鼻竇) 狹窄,氣流通過軟組織摩擦震動而產生打呼聲。

為什麼睡覺會打呼? 常見的八大原因:

年紀增長

中年後咽喉的肌肉張力減弱或鬆弛,呼吸道內的軟組織摩擦頻率增多,導致打呼。

肥胖

由於脂肪堆積在呼吸道四周使得肌肉組織變肥厚,壓迫呼吸道變窄或塌陷,進而造成打呼。

不當菸酒習慣

菸酒會引發肌肉鬆弛,增加上呼吸道塌陷風險;抽菸會破壞呼吸道黏膜造成發炎。

下顎過小或後縮

下顎過小或後縮會壓迫呼吸道,影響空氣流通。

服用安眠藥

鎮靜安眠藥會減弱呼吸道肌肉張力,導致鬆弛並阻塞。

鼻部疾病

慢性鼻炎、鼻中膈彎曲或鼻息肉會引發鼻塞,增加打呼可能。

扁桃腺肥大

扁桃腺肥大會壓迫呼吸道,使其狹窄,引起打呼。

睡姿影響

仰躺容易使舌根後倒,進而壓迫到呼吸道。

打呼和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的相關性

打呼和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(OSA)密切相關,兩者都源於呼吸道阻塞。打呼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部分狹窄,導致氣流通過時喉嚨組織振動產生聲音,而OSA則是阻塞更嚴重時的進一步發展,伴隨10秒以上的呼吸暫停和血氧濃度下降,對健康威脅巨大。

雖然打鼾本身對健康的影響相對較小,但它可能是OSA的早期警訊。當我們入睡後,頸部肌肉會自然放鬆,但在某些人身上,這種放鬆過度,可能會完全阻塞上呼吸道,使空氣無法順利進入肺部。

如果有人反映你打鼾,這可能意味著你的睡眠品質已經受到影響。無論是單純打鼾還是OSA,都應該謹慎看待。因為OSA不僅影響睡眠,還可能引發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等長期健康問題。早期識別和處理,譬如改善生活習慣、使用睡眠輔助設備或接受醫療評估,對於預防OSA及其相關併發症至關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