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品質不佳,為什麼會影響大腦?
現代人常因壓力、生活作息不規律或睡眠障礙(如失眠、睡眠呼吸中止症)而「睡不好」,長期睡眠品質不佳,會直接影響大腦健康,導致認知功能下降,睡眠對大腦來說不只是休息,更是記憶整理、資訊處理與神經修復的重要時段。
當睡眠反覆被打斷或深層睡眠不足時,大腦無法有效進行工作,長期下來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、學習效率下降等問題…
睡眠呼吸中止症與早期認知衰退
睡眠呼吸中止症(Obstructive Sleep Apnea, OSA)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,患者在睡覺時會反覆出現呼吸暫停,導致血氧下降與睡眠片段化。
研究證實,OSA本身就足以引發早期認知功能衰退,特別是在中年男性,即使沒有其他慢性疾病,也會出現執行功能、空間記憶、專注力、反應速度與衝動控制等方面的明顯下降,這些認知缺損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長期下來更可能增加失智風險。
失眠與認知功能障礙的惡性循環
不只是OSA,失眠或長期睡眠不足同樣會損害大腦,「睡眠片段化」、「深層睡眠減少」,會讓大腦無法完成神經元修復與記憶鞏固,進而導致注意力、工作記憶、執行力等多項認知功能下降。
研究顯示,睡眠障礙患者在語言、視覺空間、心理運算等測驗表現明顯較差,甚至大腦結構也會出現微小損傷,增加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。
睡眠障礙導致的認知危機有哪些?
- 注意力不集中、反應遲鈍:容易恍神、工作效率降低
- 記憶力減退:新資訊難以記住,舊有記憶也容易遺忘
- 學習與決策能力下降:思考變慢,容易出錯
- 情緒不穩、易怒焦慮:大腦調控情緒能力下降,影響人際關係
- 長期風險:增加阿茲海默症、帕金森氏症、失智症等神經退化疾病風險
積極改善睡眠,可以逆轉大腦損傷?
針對像OSA這類睡眠障礙,積極改善(如配戴正壓呼吸器CPAP)不僅能改善睡眠品質,還能有效逆轉部分認知功能損傷。
研究發現,持續使用CPAP治療6個月以上,患者在記憶力、專注力、執行力等方面都有顯著進步,甚至大腦結構也能逐漸恢復正常。
因此,若有失眠、打呼、白天嗜睡等問題,建議及早就醫檢查,守護睡眠就是守護大腦健康。
參考文獻:
-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may directly cause early cognitive decline
- Effect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CPAP on Cognitive Function
- The Effects of Sleep Apnea on the Body
- Improvements i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ntitative sleep electroencephalogram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fter six months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reatment
- Ca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cause early cognitive decline?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