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SA與車禍的驚人數據
睡眠呼吸中止症(Obstructive Sleep Apnea, OSA)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睡眠障礙,根據國際研究,OSA患者發生車禍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至5倍。
台灣交通部統計,每年因分心或疲勞駕駛導致的事故,約占車禍總數的20%,而OSA正是疲勞駕駛背後的關鍵原因之一,而接受CPAP等治療的OSA患者,車禍風險可下降70%。
為什麼OSA會導致車禍?
- 白天過度嗜睡:OSA患者夜間反覆呼吸中止,導致睡眠品質低落,白天容易打瞌睡或精神渙散,反應速度明顯下降。
- 注意力不集中:長期缺氧與睡眠中斷,讓駕駛人無法長時間保持專注,判斷力與警覺性降低。
- 反應能力遲鈍:研究發現,中重度OSA患者的駕駛表現甚至比酒駕者還差,增加意外風險。
- 突發性入睡:部分嚴重患者甚至會在駕駛途中突然睡著,造成不可預期的危險。
睡得久不等於睡得好
許多人誤以為「睡得久」就能補足精神,但OSA患者即使睡滿八小時,因反覆呼吸中止,深層睡眠時間很短,導致「睡眠債務」累積,白天精神不濟,開車時成為道路危險因子。
改善OSA後,開車精神大不同
臨床證據表示,OSA患者接受陽壓呼吸器(CPAP)等有效治療後,白天嗜睡狀況大幅改善,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可降低70%,研究指出,未治療的OSA卡車司機,發生可預防車禍的風險高出五倍;但配合治療後,事故率大幅下降。
OSA與駕駛安全之間的關聯
若有打鼾、白天嗜睡、晨起頭痛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,建議儘早進行睡眠檢查,無論是「居家睡眠檢測」還是到醫院進行「多項睡眠生理檢測」都可以了解到自己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。
OSA患者應積極治療,並遵從醫囑配戴呼吸器或採取其他治療方式,駕駛前務必確認精神狀況良好,避免疲勞上路。
參考文獻:
-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Risk of Motor Vehicle Crash
- Risk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
-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road traffic accidents: a Danish nationwide study
- Risk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is higher in people with sleep apnea
-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Reduces Risk of Motor Vehicle Crash
- Sleep apnea tied to higher risk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
- Treatment with Nasal CPAP Decreases Automobile Accidents in Patients with Sleep Apnea
- Sleep apnoea and driving risk: the need for regulation
- 現行國際疲勞駕駛監測科技資料蒐集彙整




